科学视点

青岛西海岸新区:释放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红利

个占地67.5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博士博士园区,有一个诗意化的名字: 博士邨。复旦心血管器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高端科研院所已经落户这里,去年园区引进院士4名、博士110名、硕士593名。

博士邨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打造海内外高层次特色人才高地,推进园区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实施载体,围绕生命经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四大主导产业,突出集聚、培育高精尖缺人才队伍,引领带动发展。

人才是兴区之本。青岛西海岸新区将人才作为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把招才引智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以建设山东省人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实施“梧桐树”聚才计划为统领,围绕“双招双引”聚人才、创新政策聚人才、拓宽渠道聚人才、搭建平台聚人才、优化生态聚人才五个关键领域工作,大力提升引才精准度、产才融合度、社会贡献度,加快各类人才引进培育,不断优化人才生态,释放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红利” 全区人才总量达到53万人,其中院士53人。

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居住社区博士邨

一个人带起一个学科带来一个团队,形成一个产业

两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入驻青岛西海岸新区华大基因院士工作站,与中德生态园合作成立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国家海洋基因库)项目。如今,在杨焕明院士以及研究院众多专家的努力下,这个研究院多个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民生。目前,杨焕明院士正在与顶尖人才合力,将华大基因青岛研究院打造成国际化的人才、科研集聚地,推动新区成为基因科技这一新兴产业的领航区。

“一个人带起一个学科带来一个团队,形成一个产业,从而形成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的红利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得到充分释放,为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

聚焦双招双引,构建精准引才新格局新区着力引进由国内外顶尖人才领衔的产才融合项目,强化对重点产业项目的人才要素支撑,真正发挥出人才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聚焦新旧动能转换,精准引进高端产才融合项目。对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重点行业人才需求,围绕“中科系”“海外系”“高校院所系”三条主线,先后引进高端人才27名,通过设立科研机构、孵化科研成果、项目产业化等方式,培育高端产才融合项目聚焦企业发展,精准引进产业人才。立足新区各大功能区产业发展导向,面向新区10大重点领域,在摸底调研岗位需求基础上,每年发布新区《人才及项目(技术)需求目录》,累计发布2万余人次的各类岗位需求。广泛开展送政策送岗位、进校园进企业“双送双进”活动,并通过海外招才引智工作站、国内外人才交流大会、各类学者论坛、微信公众平台、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宣传推介,实现政策、岗位精准推送。近5年已累计引进本专科毕业生及其他专业技术人才17.8万人。

国际著名海洋装备石油勘探专家孙远慧博士慕名来到新区成立了山东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以高性能海上钻井平台的管理和运营为起点,逐步向先进的双船起重拆解以及改造半潜式钻井平台为生活平台领域拓展。一开始注册资本4000万元,短短两年时间资产规模就近百亿元。同时,成立了山东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把国际先进技术通过合作、合资、人才引进等方式引进来,使企业在这一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青岛西海岸新区将人才与科技、产业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引进人才集聚作用明显、经济发展潜能巨大的产才融合项目,以人才聚项目、以项目促发展,实现高端人才集聚与重点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在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装备、生命健康产业等领域处于青岛市领先地位,关键就在于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高技能的领军型人才,为新区转型升级、爬坡过坎注入了蓬勃生机和强大动力。目前,新区自获批建设5年以来,共有院士、山东省“泰山学者”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领衔的85个重点项目落户,分布在海洋工程、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

增强人才政策吸引力 凸显人才政策洼地效应

对于能够引领新区重点产业发展的国内外顶尖人才,经认定最高给予600万元安家补贴;驻区高校对接中科系和央企系科研院所、重要国际科技组织在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共建新型高端研发机构,最高给予1000万元支持;对由顶尖人才领衔,能够带来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人才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综合资助……去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台“梧桐树”聚才新政在海内外产生巨大蝴蝶效应。

人才发展,政策先行。新区围绕引进、培育和扶持人才的关键政策点,出台《关于实施“梧桐树”聚才计划的若干政策》《关于人才引进“一事一议”暂行办法等人才政策5项,配套实施细则30个设立亿元以上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在政策的覆盖广度、支持力度、保障深度上始终处于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前列,用政策的“含金量”打造引才的“强磁场”,最大限度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人才福利、创新动力、创业活力。

青岛西海岸新区招才中心负责人介绍,新区的人才新政,涉及人才引进培育、创新创业扶持等共20条,力争通过打造政策环境的洼地,形成人才聚集的高地,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聪明才智,为新区发展增添新动力。同时集中出台配套实施细则18个,从政策体系、覆盖范围、扶持力度等方面都对标一流,形成比较优势。

为了灵活引进重点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精尖缺”人才,西海岸新区采取人才引进“一事一议”办法,研究解决各类人才提出的落户、购房、办公场所安排、补贴发放、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问题,夯实了人才工作基础。此外,西海岸新区还注重整合各级政策优势、高校优势、区域优势,以政策叠加倍增聚才优势。

去年11月,青岛西海岸新区首次赴欧洲举办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在德国、荷兰、捷克等地招才引智,实际到场海外人才400多人,外籍人才20余人,200余人与国内企业进行了现场和连线面试。

“缺什么、补什么”,西海岸新区立足发展需要,突出事业导向、实用原则,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018年,新区新建5家海内外招才引智工作站,建站总数已达12个;与中国留日同学总会等7家海外组织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为引进国外人才智力拓宽了路子。去年中国国际人才市场青岛分市场投入运营,全年引进海外人才987人、留学回国人员470人,较2017年增长7.6%。

打造最优人才生态   搭建创新创业舞台

统计数字显示,中德“博士邨”去年一次性入驻博士、高级职称人才154名。这些来自国内外的高端人才何以选择青岛西海岸新区?慕名走进新区成立海徳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孙琦博士团队经过四年的自主研发攻关这个项目实现了脱硝催化剂的重复利用,让企业在废气处理方面的成本一下子降低七成。“能够在新区获得成功,得益于这里的良好人才生态环境和创新创业舞台”。孙琦深有体会地说

青岛西海岸新区风貌

为提高引才效率,新区专门成立了与区人才办合署、实体化运作的招才中心,使涉才单位在同一工作平台、同一政策框架内开展人才规划和政策制定、招才引智活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和人才住房保障等工作。为更好督促各单位各尽其责,新区构建了立体推进的责任体系。横向将全区35家职能部门全部纳入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将引才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并制定督办制度;纵向建立起新区、功能区、用人单位三级联动机制,成立人才联络员队伍,将人才工作延伸到基层一线,确保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

青岛西海岸新区招才中心负责人介绍,新区持需求和问题导向原则,延伸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品质,聚焦精细服务,建设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将人才关注的安家、办公、教育、医疗等内容作为服务重点,制定服务保障政策和受理平台,提供“全程化”跟踪服务,着力打造“亲情式”服务体系。帮助高层次人才解决随迁配偶安置、随迁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问题;依托青岛西海岸医院,每年组织高层次人才开展健康查体活动;定期组织开展读书休假活动,为高层次人才来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采取建设人才公寓、给予购房补贴、支持用人单位自建等多项措施保障人才住房,按照“拎包入住”标准先后建设“智岛”高端人才公寓、中德龙湖冠寓“博士邨”。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新区积极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平台,包括各类创新研发平台、创业孵化载体,以及综合性服务平台,增强新区对人才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全方位、快节奏、多渠道对高端人才来区创新创业进行催化。打造“国字号”的创业实体空间。先后建设了中国国际人才市场青岛分市场、国家(青岛)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国字号”平台载体。像中国人才市场青岛分市场,2018年引进海外人才987人、留学回国人员470人,海外引才效率大大提升;建成国家(青岛)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具有引才引智、创业孵化、专业服务保证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综合性平台,采取“区内注册、海外经营”的创新创业模式,畅通海外引才渠道,5家单位获评新区首批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工作站。依托驻区高校院所、重点企业,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设立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资金,对新引进的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最高给予1000万元支持。目前,新区拥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院士工作站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525家,其中国家级61家,省级134家,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瞄准引进全球人才,广拓新区招才揽才渠道,通过依托专业化人力资源公司、商会、驻外机构等多种方式,先后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以及北京、上海、西安设立引才工作站12家(海外9家、国内3家)。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180628014711.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