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点

“信息流行病”与新冠病毒一样可怕

  近日,科研和疾控工作者遭受网络虚假信息侵扰的事件连续发生。从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制造病毒”,到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接受调查”,再到中科院武汉病毒所陈全姣研究员“举报同事”,这些不实信息不仅荒唐低级,而且直接抹黑了科研人员的形象,间接影响了当前的疫情防控大局。

  2月2日,世卫组织在一份报告中,聚焦“信息流行病”这个词:在海量信息轰炸之下,人们真假难辨,而这些亦真亦假的信息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速度比病毒快得多,这让人们普遍“信息过载”。而在真正有需要时,人们却很难找到可靠的信源和专业指导。

  在笔者2月15日连线高福院士时,他介绍了一篇文章:《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2月12日刊发的《新冠病毒实是第一个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信息流行病”》。这篇文章记叙了一对被隔离的情侣,他们“最大的焦虑就来源于社交媒体上纷繁杂乱的消息”,这些信息“将个人的恐惧放大到从未经历过的水平”——他们失眠、惊慌失措,在担心自己被感染的同时,也对家人的健康感到担忧。

  文章说,尽管非典(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寨卡病毒也曾引发过恐慌,但在这次疫情中,人们对新冠病毒的恐慌情绪被社交媒体放大了很多倍,“社交平台创造了一种高度不确定性,点燃了现实和网络上的焦虑和种族主义情绪”。

  尽管世卫组织立即采取行动与社交网络平台合作,试图抵制虚假信息的传播,但收效甚微:在国外,亚洲人遭到种族歧视和骚扰,唐人街和中餐馆的生意一落千丈;在国内,身在外省的湖北人在“封城”之后被排挤,酒店也不让住。

  另一方面,在“信息流行病”泛滥之下,科研人员这个与医护人员同处一个战壕的群体也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为了发论文不顾疫情防控”“发论文只是纸上谈兵”“疫苗研发根本指望不上”等指责或嘲讽充斥网络,“围殴科学家”“围攻科研机构”成为一些网民宣泄负面情绪的出口。

  诚然,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不似医生在一线诊疗患者来得直接,可他们在实验室取得的每一步进展最终构筑了科学之基,让我们在与疫情的较量中得以跑出前所未有的速度。

  然而,“信息流行病”的肆虐让一些科学家在与病毒周旋的同时,还要背上沉重的舆论包袱。

  更重要的是,谣言和不实信息已经阻碍了疫情防控的正常开展—— 一些人只选择性地相信某位专家而非官方的公共卫生建议;有人由于恐惧、误解,选择隐瞒病情;甚至有人开始变得麻木与冷漠,对相关人群产生歧视和排挤。

  “大量谣言和错误信息阻碍了应对行动,我们对此感到担忧。”2月15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示,假新闻比新冠病毒传播得更快、更容易,与病毒同样危险。“我们抗击的不只是流行病,还在抗击‘谣言疫情’;我们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病毒本身,而是导致人们对立的污名化。”

  在虚拟网络中,造谣容易,传谣、指责、谩骂也很容易,但怎样才是早日击退疫情的正确姿势?

  在这个问号下面,每个人都要做出抉择:是携手并肩对抗疫情这一共同的强敌,还是任由恐惧、猜疑和非理性左右,把我们的阵营撕扯得四分五裂?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赞同谭德塞先生的呼吁:

  “此时此刻,需要事实,而非恐惧;需要理性,而非谣言;需要团结,而非污名化。”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180628014711.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