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点

朱是西代表:利用我国唯一农加会平台,做好“粮安”文章

驻马店地处黄淮平原,是国家和河南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恰逢驻马店小麦成熟收获的季节,全国人大代表、驻马店市市长朱是西表示,他们将勇扛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保证粮食持续稳产增产。

驻马店市常年粮食产量70亿公斤,每年外调原粮及制成品超过40亿公斤。其中小麦产量占全省的1/8、全国的1/24;油料产量占全国的1/35,其中芝麻产量居全国第一;平舆、泌阳、正阳分别是全国白芝麻、香菇、花生生产第一大县,肉、禽蛋总产量常年保持河南省第一、第二位。2019年,驻马店共建成高标准粮田568万亩,粮食总产81亿公斤,肉、蛋产量,生猪、肉牛出栏量均居全省前列。

朱是西表示,驻马店市持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借助粮食生产核心区优势,加速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力保证粮食持续稳产增产。

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全市划定866.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34.9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2%。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行动,建成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区域站89个,在农业生产关键时间节点,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服务。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455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5%,其中小麦机收率达99.9%,农业机械化水平远远高于全省、全国水平,为高效农业发展提供了装备支撑。

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通过农产品加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附加值。截至2019年年底,驻马店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680家,年实现总产值1800多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驻马店第一大支柱产业。通过“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以加工业带动农业“接二连三”,不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走出了一条以“农”定“工”、以“工”促“农”、工农互动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朱是西表示,他们将以中国农产品加工投洽会为平台,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199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投洽会与驻马店牵手结缘,至今已连续举办了22届。驻马店依托这个我国目前唯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题的“5A”级展会,建起了全国乃至世界农产品加工业信息技术交流、项目投资洽谈、贸易对接合作的重要平台,走出了筑巢引凤之路:泰国正大、香港华润、重庆恒都、山东鲁花、伊利集团……一批批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纷至沓来。

连年举办中国农产品加工投洽会,还带来了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的落户。这是我国首个面向国际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中国农加工投洽会与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一动一静,两大引擎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输送强大能量。作为“动”的中国农加工投洽会,为农产品生产、加工、交易、科研等环节和国内外业界对接融合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作为“静”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可常年为业界提供资源消耗、技术研发和产品输送,不断积累农产品加工的生动实践。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朱是西说,驻马店市将推动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按照乡村振兴20字方针要求,统筹推进“五振兴”,着力唱好“五部曲”,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编制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计划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74.7万亩。以推进农业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品牌化为重点,做实做优做强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加快推进优质小麦、优质花生白芝麻、优质林果、优质草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深入开展名优特产品推广行动。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积极引进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推进调味品、食用菌、果蔬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抓住伊利集团落户机遇,大力实施奶业振兴行动,积极推进优质奶源基地和社会化规模奶牛养殖场建设。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人才振兴,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才作用,实现金融、科技、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互联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180628014711.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