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点

跨越2000公里山河,他们只为给山区孩子送去科学与梦想!

1991年,曾有一张“我要上学”的照片风靡全中国,照片中小女孩那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时至今日,中国的基础教育已面貌全新,2017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9%,但是,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例如,在距离上海2000多公里外的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就仍有许多双“渴望的眼睛”。

也正是从2017年起,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3届、共计21名学生陆续走进寻甸,用科学和人文知识以及上海与华理的优质资源,在教育扶智脱贫攻坚的前沿一线,贡献当代大学生的一份力量。

课堂内外播撒科学种子

青少年科技创新启蒙在寻甸也不能落下!华理的理工科研究生们素质过硬,专业优势鲜明,他们说干就干,精心设计了科普与创新实践课程。虚拟现实技术(VR)、机器人、3D打印等课程相继开设到寻甸的3所小学,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仁德小学六年级学生唐兢宏就是机器人课堂上的一员。一次意外划破手指,让他发现清理玻璃碎渣有很大的危险性,于是,利用所学知识,用机器人套件拼接出了一个玻璃碎渣清洁器,在此基础上,还改进制作了创新作品“垃圾克星”机器人。虽然想法、原理都很简单,技术上甚至有些稚嫩,但这颗创新种子的萌芽,让华理的“小老师”们备受鼓舞。

日常课堂之外,华理的“小老师”们也在科普方面作了许多努力:每周到寻甸县青少年科技馆担任义务讲解员,已为上千人次的青少年和家长提供服务;利用社团活动课、自习时间等开展科普,培养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助力寻甸首次参加URC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挑战赛……特别令人高兴的是,由华理援建的寻甸科技馆虚拟现实(VR)科普工作站即将落成,今后,支教团的科技创新科普又多了一个“大本营”。

“希望能在寻甸成立一支青少年小小科普员队伍,让他们带动身边的人都参与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中来,感召更多人走近科学、启发智能,一传十,十传百,形成裂变式的发展。”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学生、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李承霖说。

整合资源打造“口语良师”

听不懂,不敢说,就连学习字母都要靠“图形记忆”,寻甸孩子在英语学习上存在明显不足,“听、说、读”都是短板。这是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沈佳欢在仁德四小进行英语教学时的发现。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沈佳欢和当地老师一起组织了英语角和英语晨读,加强了“读”和“说”的教学与训练。但是,在“听”方面,师生依然缺乏相应的设备和条件。平时学生的听力练习大多是老师在网上找的音频资料,不仅缺乏系统性,内容也不够规范,难易程度也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不相符。

为此,华理研究生支教团联系学校,邀请本校外语学院的优秀学生通过专业录音设备,为寻甸的孩子们“定制”了一系列听力训练材料,并用规范化发音和流程,为仁德四小的学生录制了一份期中考试听力试题音频。

中国已举办了两届进博会,但对于寻甸大山里的孩子们来说,这个名词仍然非常陌生。进博会是什么?有哪些有趣的东西?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上海进博会志愿者的“小叶子”吴怡通过“云支教”分享了自己在进博会上的所见、所感、所思。这堂特别的课,燃起了仁德二小六年级学生桂腾友的梦想:“老师,我也想去进博会看看,我将来也要去上海上大学,也要去当一名‘小叶子’。”

什么样的青春最美丽?或许就是像华理研究生支教团的21名学子以及未来更多同行者的青春一样,不虚度,不辜负,用一些温暖的光照亮寻甸孩子们的未来,让世界不起眼的一隅焕发出更多光彩。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180628014711.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