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点

浙江: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 打造国内领先基础研究高地

“过去,我们更多地重视‘从1到100’的应用开发和‘100到100万’的大规模产业化,现在必须更加重视‘从0到1’的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源头支撑。”9月10日,在杭州举行的浙江省基础研究工作座谈会暨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七届四次全体委员会议上,浙江省副省长高兴夫道出了浙江对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的决心。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加快基础研究发展是浙江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基础支撑,是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的重中之重。

浙江省科技厅厅长、省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高鹰忠介绍,近年来浙江省基础研究投入大幅增加。全省基础研究投入从2018年的39.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47.8亿元,同比增长20.4%。2020年度浙江实施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2521项,累计投入2.89亿元。产出了包含20个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芯片、全球首个哺乳动物细胞图谱等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

2019年浙江省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76项、直接经费达12.96亿元,创历史新高。

今年疫情期间,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紧急启动实施新冠肺炎应急防治基金专项,在疫情防控预警预测、临床诊疗和药物、疫苗研发、病毒溯源和传播机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浙江科技创新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跟跑的距离逐步缩短,一些领域‘并跑’增多,个别领域出现‘领跑’。”高兴夫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表示,科技仍然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这些问题的根子还是在于基础研究薄弱。”

对此,高兴夫表示,浙江省将从投入、重点、主题、载体、人才、改革六个方面入手,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基础研究高地。

力争到2022年,浙江要实现全省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的比重提高1倍以上。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180628014711.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