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点

文昌航天发射场:领会科学家座谈会精髓 勇攀航天科技新高峰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引发热烈反响。航天科技工作者们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辅导、讨论交流等方式,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的热潮。

技术创新刻不容缓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在这里,广大航天工作者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遂行航天任务的核心关键技术。

01指挥员王光义(右一) 陈科维 摄

“核心技术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技术创新刻不容缓。”在交流会上, 01指挥员王光义的话语掷地有声。

近年来,文昌航天人面对航天发射需求和国际发展趋势倒逼,大力强化质量控制管理和科技创新。

曾经,发射场空气供气系统承受较大保障压力,其可靠性一直是发射场能力提升的制约点。供气系统指挥员井建鑫组织操作手仔细梳理出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通过改造管路与阀门等措施,实现了低压段与高压段的冗余备份,可以在各机组高低压段分别出现故障时,将剩余完好设备进行组合使用,较好地提升了机组的容错能力。

文昌航天发射场火箭发射塔架 陈科维 摄

同时,发射场还联合设备研制单位开展研究,攻克了空气源库活塞压缩机机组寿命较短、换热能力差的问题,将该类机组平均寿命从80小时提升至200小时,大大提升任务保障的可靠性。下一步还将以500小时为目标,开展运行考核试验,全面提升该机组性能,实现国内大排量高压无油活塞压缩机的稳定可靠。

王建博士在研究技术方案 陈科维 摄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学习过程中,王建博士感触颇深。

数年前,在发射场指控中心,王建和他的团队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和案例参考的情况下,组织项目开发小组,昼夜奋战,攻坚克难,仅用半年时间,就研发出国内首套国产操作系统下的指挥信息系统,摆脱了对国外操作系统的依赖,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为火箭成功发射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推广。

把学习热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此次科学家座谈会为我们聚力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在筑梦太空的征途中,我们始终秉承着忠诚担当、攻坚克难、创新超越的初心使命,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狠抓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大抓人才队伍培养,国产化指挥控制系统、高空无人机光学测控、一体化指挥显示平台等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助力我们建功航天,真正做到了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讨论交流中,航天工作者陈振华的话语赢得掌声阵阵。

唐曙团队攻关核心技术 陈科维 摄

科技点燃梦想,创新成就未来。学习讲话过程中,文昌航天人把学习热情转化为工作动力。在发射场铜鼓岭测控点,测控设备远控升级改造取得重大突破,远程值班、实时操作高效便捷;在发射场中心计算机房,科技工作者唐曙正带领项目团队日夜攻关,航天发射智能指挥系统初露锋芒;在发射场指挥控制大楼,勤务保障设施状态一体式监测和控制从蓝图走向现实,消防、供配电、空调等系统为科技工作人员提供可靠可信的安全服务……

文昌航天发射场铜鼓岭测控点 陈科维 摄

文昌航天人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他们紧跟时代步伐,迈开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坚实步伐,不断抢抓核心能力形成。截至目前,发射场圆满完成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发射等“国字号”航天任务,唱响了追梦奋斗创奇迹的铿锵旋律。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180628014711.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