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点

“嫦娥之父”开讲 解密中国探月工程

  最近最引人关注的科技事件,非嫦娥五号莫属!历经23天,嫦娥五号闯过多个难关,成功将月壤带回地球,完成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太空之旅。那么,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实施探月工程?探月工程分几步完成?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分别承担了哪些任务?探测月球是人类迈向深空的必经之路吗?12月25日14点,“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系列情景大师课”特别邀请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之父”欧阳自远和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彭兢,带领大家走进深空、了解中国的探月工程。

  从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到现在,五十年过去了,为什么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等多个国家提出重返月球的规划与计划?月球上真的有座广寒宫,你知道它在哪里吗?为什么在地球上我们永远看不到月球的背面?这些问题,欧阳自远院士都将一一解答。

  自11月24日从地球出发到12月17日返回地球,嫦娥五号仅用了23天的时间,就把月球土特产带回了家。听似简单,实则“步步惊心”,从它升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踏上一条不平凡之路: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时间紧任务重,但嫦娥五号35个故障预案一个都没用上,科学家们是如何做到的?除了解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以外,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彭兢还将通过模型,在大师课上为大家科普能力和特长都不一样的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

  据了解,“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近日成功入选“中国新媒体扶贫十大优秀案例”,为科技教育扶贫走出一条创新之路。该计划源起于“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与平安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科技日报社提供媒体支持。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180628014711.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