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点

常州高新区:打出助推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日前,常州高新区召开创新发展大会,打出助推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出台了科技创新“1+7+4”政策;总投资达576亿元的7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这些项目涵盖智慧能源、新材料两大特色产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医药及医疗器械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常州高新区进入一个更高更新的发展阶段。”3月5日,常州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斌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说,因此,如何开好局、起好步,事关未来高新区的发展,能否当好全省高新区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政策引领,加速集聚创新要素

“十三五”以来,该区坚持“常高常新、更高更新”目标,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

2020年,该区获批全国首批企业科技创新积分试点高新区(首批共有13家国家高新区),通过试点实施企业科技创新积分制。目前,正在全力探索科技体制改革和“可复制推广”新经验。

但是,从未来发展来看,该区仍存在产业链不完善、规模企业偏少、产业整体竞争力编弱等突出问题。

如何加速补齐产业“短板”,推动产业全面走向高端,提升未来发展后劲?

“我们充分利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释放的政策红利,加强与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的统筹衔接,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业孵化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科技服务业发展、标准质量品牌及知识产权等,进一步优化创新政策供给,有效发挥对创新主体、各类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周斌说。

记者了解到,常州高新区的科技创新“1+7+4”组合政策,重点围绕全区产业发展需求,对科技创业载体培育高企最高奖励50万元;迁入区内的高企,给予奖励10万元;明确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标准,经认定分别给予10万元、200万元奖励。

尤其是对企业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给予25%配套支持,对新建的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给予200万元奖励,对建设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最高给予200万元设备补助,对企业与知名高校院所新建的联合实验室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除这些实笃笃的政策,该区还将结合“1+3+X”(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能源互联与智能感知等)创新集聚区布局,建立产业发展专班、产业企业库、 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全力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机制,加速“强链补链”

今年是该区“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因此,围绕补链、强链……全区上下坚持“以项目论能力、以项目论水平、以项目论作风、以项目论英雄”,推行“招、推、服”一体化工作体系,精准梳理项目“断点”和“堵点”,深化“全生命周期三维服务法”内涵,取得重大项目招引“开门红”。

“我们建立区领导挂钩重大项目和滞后项目督查周报机制,紧盯项目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倒排时序,挂图作战,以周保月,从整体上提高了重大项目的推进质效。”周斌说。

常州高新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近年来,依托常州强有力的产业配套能力,全区已吸引了来自北欧的安百拓、富世华、哈博、迪砂、迪耐斯等知名企业及行业隐形冠军投资落户,北欧企业在该区已初步形成集聚效应。

在工程机械领域,该区更是汇聚了来自美国的特雷克斯,德国的宝马格,法国的欧胜、日本的小松、韩国的现代等一批外资工程机械行业巨头,形成了完整的工程机械产业链。

“今年,我区将在项目招引上推动招商引资从‘零散点状’向‘系统链状’转变,聚焦‘两特三新一现代’主导产业,重点引进一批规模影响大、行业黏性强的‘链主’企业,确保全年引进优质高端重大项目120个左右。”周斌说。

“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提升项目全流程、一体化效率,力促项目快推进、早落地、早达产、早见效。同时,在项目服务上展现真功夫,持续推进‘证照分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专项改革,推动‘高新事·高兴办’的营商环境品牌在全市成为一流、全省走在前列。”周斌说。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180628014711.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