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方富在实验室。受访者供图
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一段新征程。
在过去的日子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研究员叶方富经历了多次重要选择,每一次艰难但坚定的选择背后,都深藏着他的家国情怀。
学成一定回国
1978年,叶方富出生于浙江温州一个农民家庭,1995年,他考入北京大学天文学专业。毕业时,叶方富想出国深造,但家人一开始并不支持他出国。基于对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叶方富说服了家人,同时保证“学成后回国工作”。
2000年6月,他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当时美国的天文学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天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乐观。但叶方富选择留学,在于学习新本领,实现强国之志。“当时就想着以后要回国,找一个科研投入少、与实际应用更贴近的方向,更直接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因此,他选择了软物质与生物物理。软物质与生物物理是物理学的新兴前沿学科,与化学、材料学等高度交叉,同时也是物理科学通向生命科学的桥梁。DNA、蛋白质、细胞以及随处可见的涂料、化妆品、食品等,都属于其研究范畴。
2007年至2013年,叶方富相继在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伊利诺伊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高校做博士后。到顶尖的研究机构、师从高水平的科学家,叶方富专心科研,蓄势待发。
2011年,在一次回国参会时,叶方富遇到了时任物理所软物质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明。李明向叶方富详细介绍了国内科研整体发展状况、物理所软物质和生物物理科学的发展计划,并诚挚邀请叶方富回国,到物理所开展科研工作。
2013年4月,叶方富完成了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博士后研究。此时的他,已在美国学习工作13年,正如当时保证的那样,他并没有在美国寻找职位,而是毅然决定带着妻小回到祖国,入职物理所软物质物理重点实验室,开启科研事业的新起点。
勇于担当不畏挑战
在中科院的8年中,他带领团队开展了细胞行为调控、功能生物材料设计、活性物质集体行为、复杂网络相变等多个前沿课题的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近期,在应对新冠疫情的科研攻关中,叶方富更是带领团队开发了能模拟人体呼吸功能的仿生肺芯片,为新冠病毒感染肺部的机理研究及相关药物筛选提供体外模型,从而帮助缩短新冠治疗药物研发时间。
“中国的科学正处在爆发期,科研条件比国外好,科研经费支持力度大,国外同学很羡慕我。”他为能见证并亲历这一历程而感到幸运。
2019年5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了温州研究院(以下简称国科大温州研究院),当被邀请担任副院长一职时,作为温州人的叶方富欣然答应。
国科大温州研究院以基础科研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孵化转化,致力于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材、药、械、医”一体化科技创新及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两年来,叶方富开启了北京—温州双城生活,每周至少往返一次。
“国家发展正处在关键节点,除了基础研究,让科研成果进一步服务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也十分重要。我们希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提升成果转化效率,希望在温州这样一个改革开放先行区,探索科研机构如何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叶方富告诉《中国科学报》。
精神感召坚定入党
在物理所M楼一楼大厅,有一面引人注目的“党员院士墙”,它由43位曾在物理所学习、工作过的党员院士照片组成。每次经过,叶方富都备受感动和鼓舞。
2018年,不惑之年的叶方富再次做出了一个重要选择——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自2013年回国参加工作以来,我亲眼目睹了国家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国家这些年的巨大投入促进了我国科研水平的迅速提升,在某些方面,我国的科研水平甚至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发展让我坚信中国共产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够加入其中是我的无上光荣!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奋斗,将更容易把事情做好,也将能为国家科技发展、民族复兴贡献更多的力量。”在入党申请书中,叶方富深情地写下了自己的感悟。
近年来,物理所在凝聚态物理研究方面作出了“一村三湖”的发展部署:除了扎根中关村、聚焦基础前沿问题的科研攻关外,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科技战略布局,在北京怀柔(雁栖湖)、粤港澳大湾区(松山湖)和长三角地区(天目湖)也启动了科技园区建设。在“一村三湖”的建设中,不少党员发挥带头作用,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不计个人利益,主动请缨,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强国作出了积极贡献。物理所党员科学家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叶方富十分感动。
叶方富说,他要以这些优秀的科学家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忘我工作精神以及对国家的奉献精神,全力以赴,努力工作,为我国软物质与生物物理领域科研水平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叶方富看来,人生总是不断地在做选择、做决定,只有放下个人利益,以国家利益为先,才能作出正确决策、把事情做好。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