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点

为科学家配“经纪人” 广州探索成果转化新路径

在科技创新议题中有个形象的比喻:原始创新是“从0到1”,科技成果转化是“从1到10”,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从10到100”。若说第一阶段是科研界的事,第三阶段是企业界的事,那么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跃上生产线”的“从1到10”,由谁来做?

“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

每一个走进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为“广纳院”)的人,都能第一时间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这家新型研发机构,是广州推动纳米科技“从1到10”的“最前线”,也是“破题”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试验田”。

高质量发展,经济大市挑大梁。同样作为科研资源大市的广州,如何将科技创新的“变量”转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增量”,以高质量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近年,广州向搭平台、强攻坚、育企业、兴产业、引人才、优生态全链条发力,着力打通“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路径。其中,广纳院及其孵化的广纳芯等企业,堪称教科书般的案例。

聚焦最弱处,架起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桥梁

科技创新领域最薄弱的环节是什么?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广纳院院长赵宇亮看来,是促成科研成果转化的工程化阶段。

“截至2021年,中国纳米科技累计申请专利已超43万件,位居世界第一。但产业化差距巨大,成果转化率还偏低。”赵宇亮说,科技创新链划分为9级,1~3级实验室阶段、4~6级工程化阶段、7~9级产业化阶段。科研成果要从第1级走到第9级,才能真正将科学家的研究能力转化为国家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

为了在科研成果和企业产业之间的鸿沟上架起“4~6级”的桥梁,2019年,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的广纳院在广州成立。2月25日,赵宇亮在中国侨商投资(广东)大会上披露了广纳院的最新情况:

经过前三年启动期,团队规模从一开始的4个人发展到646人,并引入7位院士团队,17位国家级人才;在研产品达到88个,欧盟出口认证申请达到了66个;孵化产业化项目22个,其中18家成高科技企业。

同时完成一系列创新突破:国内首条6寸一体化IDM产线,5G滤波器产能达10亿颗;全球最薄、视场角最广的AR光导波栅显示模组产品;全球首款达到商业应用标准并应用到显示屏生产线的量子点扩散板产品……

赵宇亮特别关注近日成立的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广州创新投资母基金。“一个世界经济强国需要三大条件——有一大批能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大学的机构、一大批能够把基础科学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的企业机构、一套能够支撑科学研究和技术转化的金融体系。”他强调。

布局“五个一”,将企业“扶上马,送一程”

“大屏显示品质媲美OLED!”在广纳院,广东省广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节玲自豪地向来访记者介绍量子点电视,“量子点材料作为一种典型的纳米材料,为中国万亿液晶产业的提质升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刘节玲把自己的工作形容为将企业“扶上马,送一程”。在这个广纳院纳米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及资本运作的平台上,他能更清晰地看到实现成果转化的“五个一” (一个研究院、一群企业、一批企业基金、一套政策、一个纳米谷)生态布局如何发挥作用。

“我们有一批自己的中试试验室,为转化搭建基础设施;我们有产业化的公司,为科学家物色经营人才;我们有自己的基金,解决科创企‘起步难’的问题;我们还有自己的产业化空间,占地1.1平方公里的中国纳米谷,为走出去的项目准备好下一站。”刘节玲介绍道。

通过“五个一”生态布局,广纳院承担起“科学家经纪人”角色,链接起“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科技金融”各方资源,帮助科创企业跨过“4-6级”的“死亡谷”,迈入广阔市场。

打破国外垄断,三年实现5G滤波器年产10亿颗

研究了20多年5G滤波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广纳院副院长、广东广纳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浪仅用3年就让这个成果“走出实验室、跃上生产线”。“对传统行业来说也许不算快。但对芯片企业来说,第一年建厂,第二年调设备,第三年年初出样品、年底大规模出货,这个速度堪称奇迹。”

5G滤波器是纳米技术在射频领域的前沿应用,是手机的核心芯片之一,其作用是对频谱进行划分,使得每个信道之间不互相干扰。此前,国内所使用的滤波器95%以上依赖外国进口。

广纳芯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目前,该公司5G滤波器年产量超过10亿颗。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国产5G滤波器的市场占有率从5%增加到了10%。

在李红浪看来,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需要三大要素:技术、载体、人才。技术方面,核心团队研发的滤波器设计仿真EDA软件,打破了国际巨头自用平台的垄断。如今,广纳芯已实现“EDA软件、芯片设计、晶圆加工、模组封装”产业链自主可控。

载体方面,奇迹般的建设速度很大程度得益于广州、黄埔的支持。“在其他地方,至少得多花两年时间。但在黄埔,我们只用三年就做好了第一个产品,相当于打了个样板。接下来的产品可能一年半就能实现投产了。”

瞄准大产业,硬核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

对广纳院来说,5G滤波器只是微纳米产品的起步,该院同步启动了微机电系统(MEMS)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并瞄准了智能机械、智能医疗两大领域,深度嵌入广州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等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MEMS芯片负责传感和执行。若缺失这一板块,制造业升级尤其是精密制造将难以实现。通过布局MEMS芯片,广纳芯增强了广州在这一领域的力量。

在广纳院展厅,更广阔的未来铺展在每个人面前:在医疗领域,医用DNA纳米机器人,能将药运载至人体的任何部位,释放到靶向细胞中,大幅提升诊疗的精准性和效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纳米防火涂层薄膜可阻挡1000度高温5分钟以上,大大提升汽车安全性……广州各新兴产业为纳米科技应用提供舞台的同时,纳米科技也为广州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广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发挥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关键要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堵点”问题,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未来,将会有更多像广纳院一样的“科学家经纪人”,推动更多科研成果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力量。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180628014711.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