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点

一家大型国企职工创新报告

新华社沈阳1月25日电 题:如何从“创无忧”到“创无限”——一家大型国企职工创新报告

新华社记者王炳坤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大潮涌动,给草根群体和小微企业释放了广阔空间。相比之下,大组织如何避免成为创新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的“恐龙”?

记者近期在中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调研发现,这家老牌国企以精准扶持打通“堵点”,解除后顾之忧点燃基层职工的创新热情,给企业创新带来活力。

“游击队”变“正规军”,搞革新无需自掏腰包

小型车床、简易焊接设备、制作模具的3D打印机……王冲创新工作室有不少“新式武器”。在辽河油田,像这样以劳动模范、技术专家和骨干职工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目前已有43个。

“如果把重大科技专项比喻为人体的大动脉,来自基层和一线的小改小革就如同毛细血管。没有后者配套,再好的重大技术也难以发挥作用。”辽河油田工会副主席颜泽云说,设立创新工作室,就是要打造一个凝聚能工巧匠的平台。

在辽河油田欢喜岭采油厂,由劳模赵奇峰担纲的创新工作室有8名成员。这些不同工种的技术“大拿”们经常聚会,研讨设备革新方案,平时从职工中发现的操作难点,也会被他们带来作为攻关方向。“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这个阵地把我们从‘游击队’变成‘正规军’,创新干劲更足了!”赵奇峰说。

如何武装好“正规军”?辽河油田独创资金扶持方式:工会经费不仅用于职工维权和改善福利,每年还支出一笔支持创新。2014年和2015年,辽河油田工会每年都支出300万元左右,用于创新工作室购置设备、补贴经费。

曾把自家阳台当成试验车间,累计投入30多万元搞研发的王冲对这里的先进设备赞不绝口:“如今我们搞创新有场地、有工具,而且无需自讨腰包,没有理由不干得更好!”过去的两年里,辽河油田职工技术创新共计立项960项、完成830项、申请专利127项。

打通“最后一公里”,创新成果不再“睡大觉”

由于职工们的创新成果较多,不少项目被评个奖后就躺在档案袋里“睡大觉”。这让辽河油田管理层意识到,让技术成果走向生产现场,打通“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

“最后一公里”堵在哪?堵在加工制作不规范、推广应用缺舞台。辽河油田技能专家鹿元首的一个小发明,因为没有加工渠道和制作经费,只能去朋友的小机械厂加工成样品;全国技术能手柳转阳为加工一个零件,跑十几公里外的加工厂;加工制作不规范,产品质量不合格……

抓住这一症结,辽河油田动员各单位帮职工物色加工机构,并由单位出资购买加工服务。现在,创新工作室打个电话,就有加工厂上门取件,还享受签单就能免费加工零件的待遇,被人们打趣为小“特权”。

2015年5月,辽河油田推行《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协议书》,督促各单位主动应用新技术,大张旗鼓地为职工创新成果“找婆家”。

欢喜岭采油厂去年推广应用职工创新的“注水井单流阀阀芯取出器”技术,工作效率提高了50%以上。厂领导兴奋地说,一线工人的创造力不可小觑。最近厂里开会研究,决定把创新奖金提高一倍,希望能催生出更多好技术。

从“创无忧”到“创无限”,还有很长路要走

找到“堵点”、精准疏通,辽河油田解除职工后顾之忧,在公司激起浓厚创新氛围。“过去,职工们普遍认为创新高不可攀,是专家的事。”颜泽云说,而今“创新达人”“革新狂人”成为热词,创新从少数人的兴趣爱好,开始变成越来越多人的职业习惯。

然而创新之路无止境,如何更好地激发全员创新热情?辽河油田正在深度思考。

柳转阳说,一些创新成果还存在应用难题。比如油田有的生产环节涉及高温高压,对设备、零件要作安全审查和资质评定,这需要高层级管理部门加强联动,为创新成果应用到工厂里、油井中扫清政策障碍。

职工姬梦阳说,一些技术成果尽管能节省成本、提高效益,但如果替代原有设备投入大,加上职工操作老设备养成了习惯,很多好东西还是被束之高阁。“只有打破这种路径依赖和投资困局,才能让推广应用取得大的突破。”

一位退休技工认为,如果企业能做到把专利收益的三分之二分配给发明人,或者让创新者以技术入股,创新动能可能会进一步增大。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凯认为,一个企业也好,一个社会也罢,其创新活力的大小,取决于能否完善制度设计,最大限度调动每个人的创新、创造热情。“从这个角度讲,辽河油田保障职工‘创无忧’做好了第一步,要追求无限创新的更大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章分类: 理事会动态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180628014711.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