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点

广西自贸试验区形成一批具有广西特色的自主创新案例

“制度创新取得早期收获,形成了具有广西特色的自主创新案例。”831日,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广西商务厅厅长、自贸办主任蒋连生表示,广西自贸试验区聚焦面向东盟、陆海联动和沿边开放三大特色,积极开展差异化探索,通过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强化制度创新,全面落实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了一批具有广西特色的创新经验。

2019830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开启了广西开放发展的新征程。一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要求,着力建设西南中南西北出海口、面向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围绕打造“四个高地”,建设“五区一港”,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广西开放发展注入强大新动力。

蒋连生介绍,一年来,广西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支持推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的新经验。围绕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物流标准化在钦州港片区开展制度创新,有效推动国际贸易物流集聚。首创铁路集装箱与海运集装箱互认机制,在海外设立铁路集装箱还箱点,形成“原箱出口、一箱到底、海外还箱”全程国际多式联运模式。开创“一口价”“一单式”国际多式联运定制化服务。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慧湾”项目,查验部门数据与港口、铁路及第三方港航服务企业实现“一朵云”“一张网”互通共享,等等。今年1-7月,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1.7亿吨、257万标箱,同比增长达18.4%34.1%,增速居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列。积极探索促进沿边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广西自贸试验区创新开展互市贸易“集中申报、整进整出”通关新模式,开发边民互市贸易申报手机App,边民互市通关作业无纸化实现100%覆盖,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超75%,企业减少运输成本3000-6000/车。积极探索深化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新模式。广西自贸试验区积极推动友谊关口岸实行全信息化智能通关,联检部门实施“多卡合一”“人脸识别”作业,实现一站式“秒通关”(30秒钟以内),通关时间缩短80%以上,为企业年降低成本约2亿元,成为全国边境陆路口岸首创经验。

目前,广西自贸试验区已完成国家《总体方案》赋予的120项改革试点任务中的58项,累计完成率达48.3%;下放自治区级行政权限162项,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事项545项;新设企业10561家,其中外资企业85家;实际利用外资超1.4亿美元,占广西同期总额的13.8%;外贸进出口额超1308亿元,占广西同期总额的30.9%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180628014711.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