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点

孙立贤:广西新能源材料走向国际的辛勤耕耘者

孙立贤教授,广西首批优秀及第五批“八桂学者”,中科院优秀“百人计划”,德国洪堡学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广西优秀专家。

孙立贤教授在工作

他先后担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桂电)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广西电子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他长期从事新能源材料创新研究工作,利用广西自然稀土、铝、锰、碳酸钙等资源优势,在高容量制/储氢材料、相变储能材料、传感器、生物燃料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超级电容器、热力学研究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对于促进广西低维功能材料在储能、传感等领域的研究走向国际前沿起到了积极作用。

结缘名师 立志科研为报国

82628日,孙立贤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评审。作为一名我国长期工作在低维功能材料在储能、传感领域的一线科技工作者,他对科技创新和报国有着自己深刻的体会。

一方面,从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本身来看,无论是卫星、高铁,还是航母、蛟龙,所有国之重器都离不开新型能源材料的支撑。另一方面,从孙立贤及其团队近年来的科研成果来看,他们经过长期联合攻关,《新型(LaMg)-Ni储氢合金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低维功能材料设计及其储氢和生物传感特性研究》两项目先后获得广西科学技术成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些项目的完成,使我国低维功能材料在储能、传感、热力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充分展现了孙立贤创新团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孙立贤似乎总有一股拼不完的创新劲头。事实上,他的这股拼劲,在他青年时代在湖南大学攻读分析化学时就拥有了。他连续拼上10年,一口气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学位的深造。10年当中,孙立贤始终没有离开过很多人“闻之色变”的化学。

然而,最让他立志走上科研道路的原因,是他在那里遇到了对他一生影响深远的“伯乐”——俞汝勤院士。“俞老师专业素质非常高,敬业精神特别强。他对科学的孜孜追求,让我终身受益。是他激发了我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也是他引领我走向了科学的最高殿堂。”谈起俞院士对自己献身科研、矢志报国的影响,孙立贤心里满是敬意。

“化学就是一门神奇的学科,通过化学反应,然后合成和制备新的物质。有趣的化学再加上分析,就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至今想来,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孙立贤表示,“如果说现今我能够为国家科技发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完全得益于俞老师对我的教诲。他不仅教会了我在科研王国里探索的方法,更让我明白了科技创新的目的在于为国家去实现人生价值。”

学成归国 潜心科研攀高峰

为了拓宽国际视野,孙立贤在博士毕业后,又毅然踏上了留学之路,先后前往日本、德国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日本和德国的科研工作者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他们思维很严谨,做事很周密,讲究团队协作,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留学期间,他的努力赢得了回报,先后成为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员、德国洪堡基金学者。

6年后,孙立贤学成归国。经过反复思考,他最终选择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即被科研人员称之为“殿堂级”的“国家队”——“大化所”。

长期以来,“大化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国家安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这里有十几位院士,分别是催化、化工、航天、激光、燃料电池、分析化学等领域的国际顶尖级大师。孙立贤希望从这些大师们身上汲取科研力量,更希望从这里更好地把准人生的目标,更快地把平生所学服务于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复兴。

孙立贤明白,自己十几年来所学的正是能源、化学与传感方面的知识。而神舟飞船、人造卫星、水下航行器、电动汽车等国之重器和大众交通工具都离不开燃料动力。他一瞬间豁然开朗:“科研力量就是迈向更高科学殿堂的源泉所在。国家非常重视能源利用,我们科研人员就是要制造出‘顶天立地’的成果。”

孙立贤开始跟随着大师们潜心于科学研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夜幕沉沉,喧嚣的城市已逐渐回归宁静,可是在“大化所”,几乎所有实验室依然灯火通明。“当你对科研有兴趣时,科研就是一种享受。”谈到这里的科研生活,孙立贤总是一种很愉悦很享受的感觉。

“当你沿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努力时,虽然很累,但充实并快乐。因为我研究的是一项‘顶天立地’的大事,能够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把论文和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我感觉很自豪。”经过“大化所”的十余年历练,孙立贤的科研生涯开始逐步往更高的科学高峰攀登。

迄今为止,孙立贤已主持国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科技部863计划、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广西创新驱动项目、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项目、广西外专聚桂项目等30 余项。累计获省部级成果奖7项,参与其他省部级成果奖3项(其中国防、军队成果奖各1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480多篇,已有18篇论文单篇引用超过100次,其中一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的国际学术论文。申请专利80余件,已授权专利25件。

扎根西部 科技创新促发展

对于孙立贤来说,2012年是一个绝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他毅然放弃了“大化所”的优越条件,作为广西“八桂学者”人才支持西部边疆地区的科研事业来到了桂电。

之所以这样选择?孙立贤说,这个郑重的决定是源于多年的留学经历和从事材料热化学研发的历程。“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就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孙立贤坚信。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立贤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从“大化所”带着七八位博士来到广西,组建了一支能够攻难克艰的科研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治区等一些“重量级”研究项目。

孙立贤管理团队始终强调两点:一是团结互助,二是不畏艰苦。这种带着日本、德国科研团队的管理模式,不仅为团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而且形成了团队强大的凝聚力。

孙立贤马不停蹄。他瞄向国际前沿,面向国家需求,结合广西稀土有色及重钙粉体等资源,围绕广西9张名片进行高性能新材料研究。近年来,他在高容量储氢材料、新型制氢材料、相变储能材料等研究领域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为我国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智能建筑、节能减排、调整经济结构、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他在传感器研究领域创新研究了H2CO2NH3、葡萄糖等多种气体传感器,为新型传感器的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5年,他被评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4年至2019年连续6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被评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为了让广西的新能源材料相关研究及其成果更好走向国际前沿,孙立贤没有少下功夫。近5年来,他每年至少承办2场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18年,孙立贤协办承办“石墨烯研究最新进展国际会议”,吸引了诺贝尔获奖者和多名院士等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参会。在这次国际学术盛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教授对孙立贤科研团队取得的系列成果给予了好评。2019年孙立贤已成功推荐一名团队成员到康斯坦丁教授实验室访问学习。

诺贝尔奖获得者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教授访问孙立贤实验室

为打造国际国内一流学科,孙立贤推荐了几位国内知名院士为广西主席院士顾问团成员;建立了“广西电子信息与能源材料”院士工作站。他引进了中科院百人计划张坚、苗蕾等“八桂学者”及一批优秀博士。根据上海软科发布的2017“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桂电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榜单。2020年,桂电材料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培育学科。

鉴于其促进广西新能源材料走向国际等重要贡献,孙立贤顺利通过广西首批“八桂学者”验收且获终期评估优秀,再次入选第五批“八桂学者”人才计划。2018年,他众望所归,成功获得首届“广西创新争先奖”荣誉称号。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180628014711.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