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点

智慧医疗“样板房”呼之欲出,产学研医加强创新协同

随着医疗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阶段发展,智慧医疗技术应用场景落地、产学研合作推动医学成果临床转化成为医疗健康界领域共识。10月23日,第八届上海院士专家峰会人民城市之智慧医疗分会场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医学专家以及产业界人士就智慧医疗推动科研成果临床转化,加强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等话题,分享各自领域实践观点。
医疗大数据实现墙内研究墙外转化
当前医疗大数据成为智慧医疗技术应用场景落地的共性难题。记者从会上获悉,瑞金医院建设的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正积极打造智慧医院“样本房”,即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开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沈柏用在智慧医疗研究中以转化医学国家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为研究载体,为转化医学大设施及研究型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建设思路。


第八届上海院士专家峰会人民城市之智慧医疗分会场 图/由主办方供图


“‘医疗数据不能出院墙’‘医疗资源不能出院墙’之间的矛盾严重阻碍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发展,”针对人工智能在医疗场景领域落地难的问题,沈柏用表示,医疗人工智能发展需要以医疗机构为载体建立医工交叉、资源集聚、人才集聚的专业科研技术平台,在保证医疗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实现墙内研究,墙外转化。
针对智慧医疗缺乏高质量数据难题,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建设多模态、全方位的转化医学研究数据湖。据了解,转化医学研究数据湖的数据来自医院患者从智慧病房、生物信息实验室、临床检查、中心门诊、样本库、院外随访等就医环节,利用机器人、智能摄像头、智能语音、智能地板、智能床垫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技术应用,实现患者数据采集。
另外,在组学数据采集上,建设超算中心满足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以及代谢组学数据的存储、计算、分析。医疗数据经过采集、管理、应用、脱敏处理后,为新药研发临床试验、疾病研究、医疗人工智能应用、临床决策等提供数据支撑,转化医学建成临床科研数字化平台。
记者了解到,瑞金医院转化医学大楼是大设施临床研究核心基地,拥有300张研究型病床(含50张万级层流病床),按照国际一流标准进行设计和配置,用于开展大规模、前瞻性、规范化0-IV期临床试验,促进创新性疗法、技术、诊断试剂在临床的实践。



疫情催生医药、医学成果临床转化需求
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不容乐观,考验各国医疗机构管理、疾病研究水平以及临床转化能力。我国医疗机构和科研单位关于新冠患者救治方案、诊断试剂、疫苗研发等环节临床科研成果引起全球关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病原研究、抗病毒制剂成果转化、人源载体疫苗和新增境外确诊患者临床救治方面贡献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冠疫情诊断试剂临床转化取得突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介绍,该中心正积极推动广谱抗冠状病毒疫苗、通用型流感疫苗、抗新冠病毒药物等多项技术成果的转化。
“未来五年临床中心还会创新设计20多个诊断试剂,全新设计的疫苗也有20多个,其中有一款通过唾液直接检测的抗原十分钟就可以检测出来,不需要任何的PCR的设备,敏感性已经远远超过了目前的PCR的水平。”朱同玉表示,2017年至今,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已实现4.5亿元。该机构近五年承接临床试验项目数达到382项,合同金额达到5.15亿元,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一期临床试验基地。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我国生物医药领域除了创新药集团式发展之外,也涌现出一批“小而精”的新药企业。产业界人士纷纷表示在临床转化方面加强产学研跨界合作。
再鼎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莹表示,国内医药处于起始阶段或大学研究所阶段的企业,要追求“小而精”,“小而精”并不等于市场认可,而是在“小而精”的基础上可以布局一系列企业,与学术界、医院各个领域产学研联动,各自加强自己的优势,互相合作共赢。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180628014711.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