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点

创新仅有灵感是不够的

     我的朋友小马,《科技生活》记者,前几天去参观“首都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与专利成果展示推介会”,还写了篇报道。公开文字里叙述多议论少,私下在微信圈聊天时小马大发感叹:会上不少东西足够新奇,都能做科幻片道具了!

     小马的感受我并不意外,这段时间我正和朋友筹备一本杂志,宣传国内高科技创新企业。为此必须先去企业界摸个底,到底有多少人埋头于“中国创造”?他们的成就如何?一圈下来后我甚至觉得,和我见到的某些发明相比,科幻大片都显得保守。

     曾几何时,舆论界到处都是“中国人缺乏想象力”的冷嘲热讽。怎么突然就冒出这么多创新成果?其中有个重要而简单的原因,就是在中国搞创新的物质条件基本就绪了。以这次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推荐会为例,那些诸如“履带潜艇”“盲文点显器”“‘Z’型无人机”之类的发明基本都是实物,最差也是模型。总之,光有个点子,画张图纸不行,你要有钱、有条件把它们实现出来。何况这些发明人都是大学生,算是在搞“非职务发明”,闲钱是第一位重要的。和前几代大学生相比,中国社会积累起足够的物质条件,让他们把脑子里的东西变成现实。

     舆论界谈中国缺乏创新,要么是归结于中国人的“民性族”,要么归结于文化传统,反正都是些看不见摸不到的神秘元素,唯独不考察发明创造的物质条件。搞创新不同于著书立说,要把脑子里想的东西实现出来,往往一次不行还要重复多次,这都涉及到资源和成本。

     让我们看看下面三个人。首先是齐奥尔科夫斯基,公认的宇航科学奠基人。他不仅只凭脑子就构想出宇航科学基础理论,还研究过飞机和硬式飞艇。甚至,他都计算过飞船在其它行星上降落的公式。天才那是没得说。不过,四十六岁那年齐氏完成第一篇宇航科学论文后,就得为落实这些想法到处奔波。因为他只是个乡村教师,俄国本身科学和工业也不甚发达,国家和他个人都不具备物质基础把这些宏远的想法落到实处。

     和不少“民科”一样,齐奥尔科夫斯基造不出真正的火箭,只好不停地著书立说吸引公众注意。他甚至写过科幻小说来宣传宇航思想,结果这几篇小说也没流传开来。直到十月革命后成为科学院会员,齐氏才算名满天下。即使如此,直到1935年去世,鲜有齐氏真正领导火箭研究工作的史料。

     第二个人叫戈达德,美国人,也是从小就着迷于太空。比齐奥尔科夫斯基稍显幸运,戈达德是位大学老师,后来还进入了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学院。最重要的是戈达德遇到贵人,斯密森学会给他出了经费。于是在1926年,戈达德发射了人类第一枚液体火箭。即使如此,美国官方当时对火箭技术不重视,戈达德的成就终究有限。

     第三个人叫布劳恩,德国人。和前两位一样,他也是从小被科幻小说带高了眼界,总想造出火箭飞入太空。但他比前两人幸运得多,24岁就进入纳粹德国火箭研究机构,成了V1、V2火箭的主要设计人。再后来,美国人把他抢过去为自己服务。布劳恩职业生涯中从来不缺物质条件,最终他设计出土星五号,把人类送上太空。布劳恩也被称为“现代航天之父”。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这三位可能不太时尚,所以我们聊聊乔布斯。他有创造的天才是不假,但如果生父把他生在老家黎巴嫩,那么二十出头正赶上第五次中东战争。乔布斯在硅谷长大,那是当时电子元件品种最齐全的地方,也是风险投资扎堆的地方,没这两样东西就没有苹果公司。

     乔布斯在自家车库里创了业。那时候,我的老家上海市人均居住面积四平方米,我住的天津市人均居住面积六平方米。一个人即使有乔布斯那样的脑袋,也会湮没在柴米油盐当中。

     其实,只要物质条件宽裕,国人的创新欲望就能得到伸展。2000年前后中国有一大批网络公司问世,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网络行业创新门坎低,有一间屋子几台电脑,熟练的“码农”就可以创业。

     现在,中国已经有世界上最全的工业制造能力,更有大把的风险投资基金游走于人才密布之地。创新的物质条件已经齐备。最少五年,最多十年,有关“中国创造”的新闻定会让你目不睱给。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180628014711.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