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点

海归需要入乡随俗吗

■国家引进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同时,也希望他们带来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做中国特色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者和建设者

■“入乡随俗”没有错,但前提是要看这个“俗”是良俗还是陋俗。如果是前者,自应“顺而随之”;如果是后者,就该“拒而改之”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科技事业的日益重视和千人计划等引才措施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归国效力。无论在前沿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先进技术开发方面,海归科学家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出色贡献,赢得了普遍赞誉。

然而,笔者也经常听到这样的反映:海归们有一个通病,就是不懂“入乡随俗”的规矩,对看不惯的事情动辄批评。

敢于批评的确是海归们的一大特质。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著名神经生物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饶毅。早在2004年,他就和中科院院士邹承鲁等在《自然》增刊上刊发文章,认为中国在部署重大科技项目的同时,更要重视解决科技体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2010年,他又和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在《科学》上发表《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直陈中国科研体制和科研文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呼吁尽快推行改革。

包括饶毅在内的海归科学家所批评的对象,大多是事关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全局的体制机制问题,以及阻碍创新的文化积弊。“爱之也深,责之也切”,他们之所以对这些问题提出批评,并不是因为自己申请课题不顺利、没有拿到科研经费,而是痛感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创新步伐、侵蚀了科学文化的健康肌体、制约了年轻人的创新活力。换言之,他们敢于批评,并非为了逐一己之利、求一己之名,完全是出于公心。这种作为所体现的,正是海归科学家们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和知识分子的可贵良知。

其实,对于科技体制机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拉关系、权威崇拜等文化积弊,也是国内有识之士深恶痛绝的。他们之所以不敢像饶毅那样公开批评,只是因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罢了。

国家大力实施千人计划,除了希望引进大批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也希望他们能引进先进的理念和做法,保持改革创新的锐气,做中国特色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者和建设者。海归科学家回国后,不仅大声疾呼、建言献策,而且身体力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锐意革故鼎新。比如,王晓东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饶毅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均积极推行人事制度、管理模式、创新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成为兄弟院所和高校学习的样本。他们的坐言起行,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挥了摇旗呐喊、开山探路的作用。

对海归来说,“入乡随俗”没有错,但前提是要看这个“俗”是良俗还是陋俗。如果是前者,自应“顺而随之”;如果是后者,就该“拒而改之”。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180628014711.jpg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