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视点

河北省开发区引京津项目促转型升级

   近两年来,河北省开发区抓住京津产业转移的机遇,在承接京津项目时不满足于简单的产业转移,而是注重谋划,在承接项目中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立足产业基础 深度对接京津项目
   目前,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协调推进了50余个京津高新项目,以中关村海淀园、中科院成果转化基地、北大科技园等为代表的京津资源承载园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针对自身发展方向,秉承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在深入研究京津项目产业、技术资金、科技人才、生产要素转移趋势的基础上,围绕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教育科研、卫生医疗、健康养老等产业绘好承接路线图,展开深度对接合作。
   早在2008年,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就率先提出了发展数据产业,同时把数据产业与节能环保、新能源及生物工程一起作为开发区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围绕四大产业加强与京津地区的对接与合作。同时在科技人才引进、项目成果落地、配套服务建设等各方面积极努力,让开发区成为功能完善的园区。
   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定州经济开发区有针对性地改进招商方式,实施对京津的精准招商,引进央企和京津企业重点项目。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严格把关,拒绝引进不符合产业政策、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同时,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人才带产业”发展计划。开发区建立了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创业辅导基地、高科技创业孵化器,为高层次人才创业提供优惠和支持。同时,发挥创业园的示范引导作用,不断探索在政策、人才、信息、培训、资助等方面对高层次人才创业提供支持的新途径,去年引进京津各类高级智力专业人才34人,其中有长江学者1名。
   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三大优势,顺平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加强对接京津工作,成功引进北京汇源果汁(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及纯净水)、中储棉储备库(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储备库,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指定交割仓库)等企业项目落户经济开发区。目前,投资2亿元的保定苏博金源顺电泳工程有限公司(与北京现代合作)年加工处理66万台(份)汽车零部件项目正在建设当中。
   精准承接转移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河北省开发区瞄准京津地区产业转移方向,加快与京津开发区及企业间的深度合作,打造升级版的产业。
   涉县经济开发区依托天铁集团、北京金隅、国电电力三大国字号企业,围绕钢铁延伸、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积极与天津友发等相关企业进行对接,先后引进了天津汇日保温一体板、京通新型保温材料热渣棉等项目。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则以对接京津产业转移、做强传统产业、壮大临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工作重点,吸引投资者落户。目前全区共有对接北京项目273个,涉及总投资129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1个,10亿元以上项目31个。
   立足区位和交通优势,坚持与北京的医疗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涿州经济开发区把医疗健康作为重要的功能板块,培育竞争优势、吸引人才项目。该开发区引进建设了解放军总医院涿州培训保障基地。解放军总医院无偿为涿州经济开发区提供医院品牌资源和先进技术,协同建设亚洲最大的“质子刀”肿瘤治疗中心。以此为带动,该开发区大力促进康复医疗、养生养老、医疗设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同时,涿州经济开发区还依托该培训保障基地,面向全国引入高端医疗健康产业,培育集群优势、带动区域发展。目前,已有万通健康立体城和众美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园两个投资过百亿的重点项目落户。
   引才引智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从京津引才引智,河北省开发区千方百计把京津的科技人才优势变成开发区的产业优势。定州经济开发区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系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就近转化。开发区确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能源汽车、传统产业等协同创新产业链,吸收消化京津的创新优势变成开发区的产业优势,逐渐形成产业发展共同体。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吸引了一批京津高校与开发区企业合作,有效实现了科技成果对接,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等京津高校已在开发区建立分支机构,打造开放的科技研发与应用区域创新中心。其中,清华大学精密仪器和智能装备研究院已与中信戴卡、康泰医学达成合作意向;北京化工大学依托国家能源生物炼制研发中心,为秦皇岛市生物化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秦皇岛开发区领先生物、思泰意达等企业均与京津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联系。目前,“科研机构技术支持、院士专家指导创新、先进成果批量转化、企业主导推进”的创新格局成为引领秦皇岛开发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微信图片_20180628014711.jpg

  官方微信